在历史上,几乎所有朝代中的皇子都对太子这个位置垂涎,不仅是因为它是通向帝王之路,也象征着滔天的权势。
而在明朝初期,这个位置却被朱标做的十分的稳当,甚至连后世人评价他的时候都称他为史上最稳定的太子。
那么,朱标的存在到底有多厉害?如果他没有英年早逝,明朝的历史走向是否会不一样呢?
1、史上最稳太子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生可以用传奇一词来形容,而他的嫡长子朱标更是被后代的人赞颂,甚至称他为史上最稳太子。
但就是这样一个标准的未来帝王,却在洪武二十五年时因病早逝,一下子搅动了明朝的江山和历史走向。
展开剩余86%朱标可以说是真正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太子了,当然不是普遍意义上的金尊玉贵,毕竟他出生的时候,朱元璋还只是一介军汉,正带兵攻打南京,而是受重视的程度。
而当得知长子出世之后,朱元璋原本紧张的心情顿时就开朗了起来,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竟然一举拿下了集庆,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朱标的出生是饱含着所有人的期待的,而这期待的背后又是极尽一切的宠爱和培养,远远要比单纯的荣华富贵要贵重的多。
而除了是备受期待的嫡长子之外,朱标的成长之路也备受朱元璋重视。朱元璋本人是出生于草莽的粗人,他深知白手起家的辛苦,于是在教育儿子的方面就更加注意了。
在朱标到了读书习字时,朱元璋早早的就为他请了名仕大儒为其授课,甚至还时常将他带在自己的身边,教他一些于民有利的道理,这为朱标后来走上太子之路打下了基础。
再加上朱标从小品格优秀,先天条件也格外出色,他简直就是为最稳太子这几个字而生的,也就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想到,如果朱标没有英年早逝,明朝的未来会不会大不一样?
2、不是帝王胜似帝王
当然,朱标的厉害之处显然不只在于从小就备受期待以及朱元璋的细心教导,更在于他在朱元璋由父亲成为帝王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治国才能,实在是一个天生的帝王。
得益于朱元璋对朱标的悉心教导,再加上朱标个人也争气,所以在1368年,也就是朱元璋称帝的那一年,朱标的治国理政之才初次显露。
那时候的朱标才13岁,不过是个少年,但他却早早的接触了治国理政以及为国为民的道理,并在大儒宋濂的教导下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继承人。
所以在同一年,朱元璋毫不犹豫的就将朱标册立为皇太子,并将诸多朝政大权都交给他处理,到了后来直接表明,如果自己外出征战,有事可以直接跟太子商议,可见朱标的受重视程度。但尽管如此,朱标的个人品行和执政风格却与朱元璋大相径庭,爷俩有时候还会就同一件事产生完全不同的两种态度。
朱标的厉害之处就在这里,他竟然敢直接和自己的父亲就矛盾进行辩论,而到了最后,要么是朱元璋妥协按照他的意思执行,要么就是暂时搁置难以实行。
为此,朱元璋估计也十分头疼,但毕竟是在即这么器重的儿子,意见相左就相左吧,反正皇位迟早也是要传给他的。
当然,这是我们戏说的,但道理却是一样的。等到朱标长大成人之后,他几乎已经成了帝王的存在,连朱元璋到后来都要就很多事问他的意见。
如果要是顺利的话,他这个太子成为皇帝不过是早晚的事,甚至有可能当时的朱元璋巴不得他早点继位。
3、朱标若在,何至靖难?
除了个人能力和品德出色之外,朱标在手足亲情方面也格外的温柔宽厚。朱标并不是唯一一个嫡子,也不是唯一一个出生在朱元璋称帝之前的儿子,但在众多的兄弟中,他的德行几乎是公认的。
也是因为如此,在朱标在世时,几个兄弟虽然各有各的能力,但都对这个大哥十分恭顺尊敬甚至可以说是畏惧,简单的说,虽然他们有对皇位的渴望,但如果是朱标这个大哥在,他们甚至愿意拱手相让。
而朱标也没有辜负弟弟们的敬仰,无论什么时候他们犯错,朱标都力所能及的出来替他们向朱元璋求情,俨然一副好大哥的形象。
后来,朱元璋的儿子们各自长大成人,朱元璋就都把他们安排到各地就藩,既是给朱标的执政扫清障碍,也是为了拱卫大明江山。
但就是这一举动,将大明的江山打入了未知的危险中。洪武二十四年,那时候的朱标对于治国理政之事已经得心应手,朱元璋也因为有了儿子的帮助在治国方面颇为顺遂。
再加上江南地区发展的限制,朱元璋便有了迁都的心思,并且随即就派出朱标前去考察,俨然就是储君的待遇。但不幸的是,朱标正是在这一次的出行途中病倒,最后轰然辞世,引起了朱元璋的恐慌和伤感。而朱标死后,朝堂格局大变,朱元璋出于紧急立皇太孙朱允炆为继位者,诸藩王也在朱允炆大肆削藩之后,死的死,伤的伤。
在这样的局势下,燕王朱棣起兵发起靖难之役,从自己侄子的手里夺得了江山,但却对不起去世的大哥朱标和父皇朱元璋,无论他之后怎么励精图治,得位不正的阴影都一直跟着他。
但是仔细分析,这何尝不是一种被逼无奈呢?如果朱允炆不大肆削藩,造成诸王陨落,或许朱棣不会发起靖难,而如国朱标不死,削藩之事也不会是这样的走向。
凭朱标的执政风格,削藩或许会有但会循序渐进,而且诸王也会看在自己这个大哥的面子上安心的接受权力的约束。
这样一来,明朝的江山或许会在朱标的治理下延长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光,也不至于在第二代帝王的时候就留下了自己家人自相残杀的阴影,影响了后世的几代人。
发布于:河南省散户如何用杠杆炒股,股票配资炒股,配资公司10大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