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界面新闻报道,当地时间7月7日,特朗普宣称,从8月1日起,将对来自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加征25%至40%不等的关税,这一消息迅速引发全球关注。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预计未来几周内与中方官员会面。这一系列动作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考量?
特朗普以“贸易不对等”为由,向14国发出“关税最后通牒”。日本、韩国作为美国在亚洲的重要盟友,此次首当其冲,将面临25%的关税。另外,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同样被征收25%关税;南非和波黑是30%;印度尼西亚为32%;塞尔维亚、孟加拉国达到35%;泰国、柬埔寨有36%;老挝和缅甸则高达40%。特朗普在致各国领导人的信中直言,当前税率远低于消除贸易逆差所需水平,并威胁若对方报复,美国将追加同等幅度关税。
日韩两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规模庞大。去年,日本与韩国对美出口总额高达2800亿美元,汽车、半导体、机械产品等是主要出口品类,构成美对两国贸易逆差的核心部分。美国此番加征关税,无疑将对日韩相关产业造成沉重打击。以汽车行业为例,韩国现代、起亚等汽车品牌在美国市场拥有一定份额,加征关税后,其产品价格竞争力将大幅下降。日本的丰田、本田等车企也面临同样困境。半导体领域,日韩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美国的关税举措可能扰乱产业链供应链,影响全球半导体市场格局。
发布于:江苏省
散户如何用杠杆炒股,股票配资炒股,配资公司10大排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